
小儿中耳炎吃那些药
中耳炎主要治疗策略是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药物,常用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头孢霉素等,需要剂量足够、疗程至少1周以上。其他尚有耳朵局部的处置手段,如清洗、导流脓液、耳用抗生素药物滴剂和少量耳用粉剂等。
在大夫的指导下用抗生素,不适合擅自停药,现在来讲,如果是两岁以下的孩子,用口服抗生素对抗中耳炎,疗程约为10天;两岁以上且无并发症者,则建议5~7日,但仍需视病人对抗生素治疗的临床反应来调整。
除此之外,父母的配合度及孩子是不是按医嘱服药,如每天服用药物的次数、剂型及味道等,都是影响疗效的原因。故爸爸妈妈绝对要遵守大夫的指示。假如孩子不喜欢药水的味道,或是很难服药,可使用味道较佳的糖浆型药物,或是改以肌肉注射来代替。另外,应该注意药物服用完毕后,应再回医院复诊,以确定治疗是不是有效,是不是需更换药物,或是需更久的疗程,治疗必须要彻底,以免留下反复感染,影响听力的后遗症。
有30~70%的孩子,在用抗生素治疗急性中耳炎10~14天后,会产生中耳积液,大多数的积液会在3个月内,自动经人体吸收、消失,对健康无太大的影响,不需过分担忧。假如孩子只有中耳积液,没其他症状,可建议先使用追踪察看的方法,即每1个月或1个半月,做1次耳镜检查;而在追踪其间,应改变家庭环境,如尽可能防止接触环境里的烟;降低用安抚奶嘴;不要躺着喂奶或喂母乳等。
父母应该注意,假如经过1个半月的追踪后,中耳积液情形仍未改变,就可考虑是不是用抗生素治疗及评估听力情况。
3个月后若中耳积液仍存在,建议做听力测验,若确定对听力无影响,可以继续察看,或服用抗生素,并配合改变家庭环境来帮助孩子。但此时假如听力已受损且达20分贝以上,应用抗生素治疗或是做耳膜切开术放置导流管治疗。假如4~6个月后仍有积液未消,且两耳听力皆丧失达20分贝以上,则两耳均需做耳膜切开放置导流管的动作,并视状况是不是需长期服用抗生素。
小儿中耳炎如何治疗
小儿患有中耳炎后,假如不可以进行准时有效的治疗,或许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因此对于小儿中耳炎问题要引起父母的足够看重,准时发现并有效地进行治疗。那样,小儿中耳炎的治疗办法有什么呢?
不相同种类型的中耳炎的治疗办法是不一样的:
1、卡他性中耳炎
初期可试用药物治疗:
1%麻黄素滴鼻,适合给予抗组胺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无效,应做鼓膜穿刺术,抽出积液;病情较重,可同时注入透明质酸酶或醋酸可的松。病情反复,可采取鼓膜切开或粗针穿刺、放入导流小管,留着可暂不取出,长期察看,常常插管自行脱出,穿孔自愈。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要全身治疗,止痛镇静,足量抗生素。鼓膜彭隆时,切开导流。如已穿孔,穿孔过小时,应扩大切口以利导流。采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随时清除耳道积脓,可用过氧化氢洗净,使用含抗生素的滴耳剂或滴眼剂滴耳等。
密切察看病情,如持续流脓,应注意乳头炎合并症。如有脑膜刺激症状,应除外颅内外合并症,一旦发现,应手术治疗。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单纯型分泌物细菌培养,使用对细菌敏锐药物滴耳。如脓液降低,只有少量黏液,可使用4%硼酸酒精、1%氯霉素甘油。粉剂如碘硼酸粉、氯霉素硼酸粉等。待干耳3个月以上未复发,可考虑鼓室成形术,修补鼓膜,改变听力。
(2)坏死型先以药物治疗,如无效,应行手术治疗,清除病灶、肉芽及坏死组织。
(3)胆脂瘤型较小上鼓室胆脂瘤,可先行守旧治疗,如95%酒精经上鼓室穿孔反复穿刺冲洗,维持干燥。乳突大胆脂瘤应先行乳突根治术,以彻底清除病变为主,长期察看。
小儿中耳炎怎么样预防
对于小儿中耳炎,不少父母都听说过,这种疾病对于孩子的影响与风险是比较大的,因此,父母必须要做好小儿中耳炎的预防手段,那样,关于小儿中耳炎要如何进行预防呢?
1、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水平,坚持训练身体。
2、防治呼吸道感染
预防感冒是预防中耳炎的基础,若不慎感冒应准时治疗。在感冒期间鼻腔内的分泌物会增多,此时不可用手捏紧鼻孔擤鼻涕,由于如此可增加鼻和咽部的重压,使鼻涕和细菌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感染中耳炎。孩子感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的耳部是不是有异常,特别是对得过中耳炎的儿童更要引起看重。
3、注意耳部卫生和维持耳部干燥
游泳时选择干净的游泳池,不要在肮脏的水域游泳。若不慎将水流进耳朵里,应准时吹干耳朵,将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让吹风机距离耳朵5—10厘米之远,向耳内吹。以暖风或冷风吹30秒。这样可以消除细菌及霉菌成长的温湿环境。
4、鼻腔、鼻咽部疾病要准时适合地处置
小儿肥大的增殖体,要及早医治。得麻疹等急性传染病时,要多注意口腔、鼻腔的清洗卫生,以预防中耳炎。
5、合理饮食
饮食要清淡、容易消化、营养丰富,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酒、葱、蒜等,以防热毒内攻。平常,也应该多吃一点清火败毒的食物,如金银花露、绿豆汤等。
6、防止幼儿呛咳
给孩子喂奶时防止过急或奶嘴上的孔较大,孩子来不及吞咽而引起呛咳,使乳汁通过咽鼓管上行引起中耳感染。
7、防止耳外伤
如给孩子挖耳朵时,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耳内的皮肤黏膜而引起感染。
小儿中耳炎怎么样护理
小儿中耳炎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在婴幼儿中最为容易见到,特别是3个月至3岁者。微生物可在咽鼓管的粘膜表面从鼻咽部移行进入中耳,或在粘膜固有层中以蜂窝织炎或栓塞性静脉炎扩散的方法侵入中耳。那样孩子得了小儿中耳炎,父母如何进行护理呢?
1、维持冷静,假如同意适合的治疗,它不过和感冒一样,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疾病,有它的自然病程。
2、让孩子有充分的安静与休息,睡觉时,尽量垫高头颈部,降低其充血肿胀,以免欧氏管与中耳炎症更厉害而疼痛加剧。
3、哺乳间宽的孩子,特别是周岁以下的婴儿,防止让他躺着喝奶,由于婴儿的欧氏管较短、较宽、较水平,躺着喝奶有时会倒溢入中耳腔,而将鼻咽部的病原菌带入。
4、发烧时,应给予充足的水分,由于发烧会使体热散失而致脱水,使孩子更虚弱,抵抗力更差,影响其复原。水分的给予,应选择含有实质东西即溶质者,像果汁、蜜水、牛奶等,这种水分很容易吸收,不像白开水,是一种有利尿用途的溶剂,吸收量少且反而浪费体力。
5、随时注意孩子全身情况。在治疗照顾下,两三天内,炎症都会被有效控制。如状况未改变,反而更恶化,有嗜睡、颈僵硬现象,则可能已有并发症,应赶快与诊治医师联系。
6、不要以为耳痛、发烧等短暂的表面症状缓解就表示中耳炎已经痊愈,继续追踪诊治其遗留下来的积液问题,是需要要有些基本定义。
小儿中耳炎的害处有多大
小儿中耳炎对于孩子的害处是很大的,可能有的父母并没意识到中耳炎对于孩子的害处,对于患有中耳炎后并没准时的予以治疗,这里为大伙介绍一下关于小儿中耳炎的害处,以引起父母的警惕与看重。
1、若化脓性中耳炎不准时治疗的话,人领会出现发热、怕冷、食欲衰退、呕吐、腹泻等全身性中毒反应,耳痛特别剧烈。若是小儿,总是会使患儿从睡梦中痛醒、哭闹不安,当咳嗽、喷嚏、吞咽时,疼痛还会加重。
2、因为鼓室相隔头颅非常近,所以若不准时治疗中耳炎的话大概并发如脑膜炎、脑脓肿、血栓性静脉炎等紧急病症导致生命威胁,特别是那些紧急高热、呼吸衰竭的患者需要紧急处置,不然大概死亡。
3、中耳炎也能致使癌症发生,变成中耳癌。专家表示,中耳癌临床上所表现的症状有持续性耳痛,耳鸣,重听,剧烈时放射到面部,颞部或乳突部,流出恶臭水样血性分泌物,耳内有菜花样新生组织。这总是是由于中耳炎病人并发胆脂瘤或乳突炎后也没准时的进行治疗,久而久之就恶化成癌了。
4、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假如治疗不准时、不彻底,则大多可能转为慢性中耳炎,另外,假如有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及慢性扁桃体炎存在,细菌可能反复侵入中耳腔,并中耳炎潜伏下来致使慢性中耳炎。
4、慢性中耳炎按患病时间、病情轻重不同分为三种:单纯性,脓疡性和胆脂瘤性。它们一同的表现是均有耳流脓,反复不止,有时脓液中还混有血性分泌物;另外,有耳鸣及听力降低,假如出现并发症,会有眩晕和头痛。
6、耳朵流脓和听力降低,虽然叫人非常烦恼,但对慢性中耳炎患者来讲,这类不是非常重要的,最叫人担忧的是出现并发症,在出现并发症以前,患者总是毫无感觉,但假如出现,那样病情总是较重,有些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需要立即住院治疗。